【明报专讯】政府早前公布,原定年底实行的垃圾征费政策将延期至明年4月1日,虽然推迟实行,但其实已有不少市民养成环保习惯,各类回收箱经常爆满,社区回收网络「绿在区区」的回收量亦年年上升。不过,总有些弃置物颇难回收,例如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易洁镬就无法拿到这些地方回收。现时幸好有机构推出「补镬」服务,回收后施展「还原靓靓拳」翻喷涂层,令易洁镬重获新生。
无论厨房新手或达人,入厨时都总会试过食材黏在镬底的苦恼,因此不少人都爱用易洁镬或其他易洁厨具。它们表面喷上不黏化学涂层,能在烹煮过程中避免食物黐底,惟涂层的持久力有限,一旦脱落,便会有可能黏附在食物上,引致食安风险。而现时缺乏回收再造渠道下,用家只能直接弃掉。
环保物料上门回收公司The Loops创办人黄靖羲(Jorch)表示,易洁厨具一般以不锈钢或铝金属制作,回收这类金属厨具涉及的工序较多,先要拆除厨具上其他物质如木、塑胶手柄,其次要将厨具弄碎成小块,最后才放入高温炉熔解变成金属原材料;加上过程中会制造大量碳排放,因此较少公司愿意回收循环再造。 Jorch说站在环保角度,若有办法修复易洁厨具的不黏涂层,应优先选择。
近期本地企业「GRPan绿惜厨」便推出翻新易洁厨具服务,收费方面主要按厨具的物料、大小及修复难度而定,由$120起。记者家有易洁镬,虽然平日小心使用及清洁,但在过去3年间亦磨损了镬身,因缺乏回收门路,只能直接弃置垃圾站,或多或少感到可惜,如有办法还原涂层,自然也是最佳选择。不过,以一般售约百多二百元的易洁厨具来说,市民又是否愿意付出跟售价相若的费用来翻新? 记者在上月跟着GRPan出动,到秀茂坪晓丽苑的回收街站实地视察。
或许因活动当日天气不佳,前来修复易洁厨具的人寥寥可数,而且以捐赠者(GRPan翻新后会转赠基层家庭)居多,真正打算修复自用的只得3人。记者跟前来回收站的街坊陈先生倾谈,他说因为新买的易洁镬才百多元,根本没有复修打算;另一名街坊梁小姐则说平常有回收习惯,今次看到屋苑宣传海报后特意前来,「以前丢弃易洁镬,除了关注食物安全问题,还因为用易洁镬都是希望方便清洁,刮花了就变得易黐底,失去原有功能」。她说拿来翻新的易洁镬只值二百多元,翻新费用则要百多元,然而站在环保立场,还是不想浪费。可惜的是,最后她的易洁镬无法翻新,GRPan职员Jason解释,因为连接胶手柄与镬身的螺丝已损毁,无法拆出,故不能连柄放入高温炉。
GRPan创办人之一丘振辉(Jeffrey)说,他跟另一拍档在化学公司从事涂层物料超过20年,2、3年前退休后想找些事干,才发现香港回收公司因各种问题而不回收易洁厨具,考虑到它的普及程度及损坏风险,可以想像每年全港餐厅及住户加起来,掉弃的易洁厨具数量是数以万计,如果能够修复涂层,便可大量减废及减少碳排放,于是他邀请熟悉喷涂层技术的拍档加入,以两人专长开办「补镬」服务。
简单来说,整个修复流程分为除净及喷料两部分,首先要拆除厨具上的木或胶制手柄,然后放入高温电炉,熔解黏在厨具表面的油污,再以人手去除厨具表面上残余的不黏涂层,之后便可分3次喷上新涂层,令厨具回复不黏及易洁功能。 Jeffrey说GRPan选用日本化学公司大金(Daikin)工业出品的聚四氟乙烯(Poly-tetra-fluoroethylene,PTFE)不黏涂层,耐用之余亦通过国际安全标准。由于现时主要靠人手翻新,所以需时较长,一般要半个月左右才可交回客人。
由于服务推出不久,加上涉及食安问题,要获得市民信任,理应要经一段时间去建立品牌形象;Jeffrey说庆幸有喵坊协助,他们可跟着喵巴士回收车一起出动回收易洁厨具。他们6月首次跟车到龙蟠苑及太古城回收时,反应超出预期,一天收到70多个订单,而且全是付费翻新,令他们非常鼓舞。除了易洁镬,团队亦正计划将服务扩展至韩式烤炉的煎盘、电饭煲内胆。另外,只要厨具是使用铝或不锈钢材料制成,即使本身不具易洁功能,也有可能通过喷上不黏涂层而加添易洁效能。
文:周群雄
编辑:朱建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