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不同的电影内,3D打印总是被描绘成生产高科技产品的未来。没错,3D打印确实为我们的生产模式带来很大的改变,但在量产过程中,3D打印却不是最有效益的做法。反而3D打印快速的特性,是用来帮助传统工业将想法实体化,以便日后再量产。近来因工作关系,接触到一些商会牵头成立的创科平台(或称「科技商品化平台」),旨在支持工商业界升级转型,连系传统具优势的工业,与新崛起的创新科技产业共同发展,实现香港「再工业化」。
而经营这些平台,离不开推动「产」、「学」、「研」(即工商业界、学术机构、科研机构)的协作,配合一连串的设置和配套,支援研发及试产这两大科技商品化(或科研成果落地)的骨干。
上次提到3D打印技术的革新,可利用快速成型(Rapid Prototyping, RP)制订一些生产方案,好等在瞬息万变的消费市场中保持竞争力。而这些平台上的初创企业需要更快地开发和推出新产品,因此快速原型制作成为新产品开发的关键要素,实现了以下一些重要目标:
.早期设计或设计形式、装配和功能的概念验证。
.根据技术要求和业务目标,进行最后阶段的产品验证。
.允许功能测试,最终确定产品规格。
快速原型制作可使用各种制造技术(如FDM或SLA)直接从其CAD模型数据快速创建物理零件,亦可以在产品开发周期的任何阶段使用,并用于任何组件或子组件。至于原型制作,可以使用测试数据重复多次,以获得所需部分。当中各种应用,包括:视觉原型(Visual)、概念模型(Concept)、功能原型(Functional)、预生产原型(Pre-production)、生产工具原型(Production tools)和原型生产模具(Production moulds)。
现时市场上开始出现更多灵活且高效的生产方案和技术,帮助本地企业在这些创科试产基地萌芽发展。在健康卫生、绿色能源、环保、先进物料、生物科技、物联网等不同领域上,都有雄心壮志、锐意升级转型的厂家,在这些平台与创新技术配对,陆续实现高增值的生产模式,为市民提供更高质素、更舒适的科技产品。
(source: https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/%E7%94%9F%E6%B4%BB/3d%E6%89%93%E5%8D%B0%E5%A6%82%E4%BD%95%E6%87%89%E7%94%A8%E6%96%BC%E4%BC%81%E6%A5%AD%E7%94%9F%E7%94%A2/376563?utm_source=am730appshareutm_medium=copy_link)